督脈經穴本經起于長強,終于齦交,共28個穴位(圖29)。長強(交會穴、絡穴) 位于尾骨與肛門之間處(圖29)。功用:培補下焦,清熱利濕。主治:痔瘡、泄瀉、痢疾、脫肛、便秘、陽痿、遺精、癲疴、驚風、便血、子宮脫垂、陰癢、腰骶強痛、陰囊濕疹、慢性淋病、精神分裂癥、瘛疭、脊強反折、癃閉、陰部濕癢、腰脊...
2023-04
承漿(交會穴)位于下嘴唇之下,唇間正中凹陷中(圖28)功用:清熱散風,開竅醒神。主治:下牙痛、齦腫、口噤不開、口瘡。面腫、口眼喝斜、中風昏迷、休克、驚風癲癇、癔癥、口腔潰瘍、半身不遂、糖尿病、疝氣、頭項強痛、小便赤黃、面神經麻痹、流涎癥、癲狂、口唇部疾病、口唇皸裂等。灸法:艾炷灸3~5...
2023-04
中脘(募穴、交會穴、八會穴) 位于肚臍中心上4寸處(圖28)。功用:調理腸胃,行氣活血,清熱化滯。主治:胃脘痛、腹脹、嘔吐、泄瀉、消化不良、呃逆、胃下垂、咳嗽、哮喘、痢疾、黃疸、疳積闌尾炎、痞塊、便秘、癲、失眠、神經衰弱、胃潰瘍、肝炎、膽囊炎、食積、癔癥、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
2023-04
建里 位于肚臍中心上3寸處(圖28)。功用:和中理氣,消積化滯。主治:胃脘痛、呃逆、嘔吐、腹脹痛、水腫、消化不良、腹膜炎、腹膜痙攣、腸鳴、泄瀉、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灸10~15分鐘。...
2023-04
下脘(交會穴)位于肚臍中心上2寸處(圖28)。功用:和中理氣,消積化滯。主治:胃脘痛、嘔吐、腸鳴、腹脹、腹痛、痞塊、消化不良、胃擴張、胃痙攣、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呃逆、痢疾、完谷不化、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胃扭轉、賁門痙攣、食管癌、急性胰腺炎等。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灸10~15分鐘。孕婦禁灸。...
2023-04
水分 位于肚臍中心上1寸處(圖28)。功用:和中理氣,分利水濕。主治:胃脘脹痛、腹臌脹、腹水、腹脹痛、繞臍痛、小便不利、泄瀉、癃閉、反胃、水腫、腸鳴、脫肛、寒中、飲食不下、腎炎等。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灸10~15分鐘。孕婦禁灸。...
2023-04
神闕位于肚臍中心處(圖28)。功用:培元固本。主治:胃脘痛、泄瀉、脫肛、虛脫、痢疾、水腫、中風脫證尸厥、腹痛、休克、四肢厥冷、腸鳴、臌脹、小便不利、尿失禁、淋證、便秘、不孕、急慢性胃腸炎、神經性嘔吐、腸結核、腸粘連、消瘦、衰老、面色萎黃、蕁麻疹干燥綜合征、暈動病、面部黃褐斑等。灸法:大...
2023-04
抓好藥材育苗移栽前的苗床管理,是保障藥材移栽后早發的基礎,這期間必須做好以下三件事:施一次“送嫁肥”在藥材育苗中期,一般采取控制肥水的措施,進行蹲苗,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增加體內碳素含量,從而有利于幼苗從發葉期順利過渡到壯苗充實期,達到培育壯苗的目的。但藥材苗的發根力與體內的氮素水平密切相關,苗株體內...
2022-10
光對藥用植物的生態作用。由于各種藥用植物在它們的系統發育過程中,長期處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而形成對各種不同光照強度的適應性。所以根據不同種類的藥用植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不同,將植物分為三類:(1)喜光植物(陽性植物),要求陽光充足的環境,若缺乏光照,則植物細弱,生長不良,產量很低。如:地黃、黃芪、紅花、...
2022-10
一、除草成本:大面積種植中藥材,除草管理成了主要工作如果只靠人工去除草既費時又費力而且資金投入還特別大。這成為制約我們種植發展中的一個難題。二、管理成本:1、灌溉:減少對中藥材的灌溉一、可以節約資源,減少資本投入。二可以提高中藥材的品質。特別是根莖類藥材。因為植物的根系有兩個生長特性即響水性和向肥性。...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