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采收加工之后,必須及時進行包裝、貯藏其藥效和質量。有許多藥材常因包裝或貯藏不當,造成蟲蛀、霉爛、變色、走油、變味等現象,不但失去了藥效,且服用后還會產生毒副作用。因此,須正確掌握中藥材的包裝、貯藏、保管工作。
1、含淀粉類藥材的貯藏方法。山藥、貝母、澤瀉、葛根、大黃、北沙參、明黨參等中藥材多含淀粉、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成分。因此,這類藥材通常采用雙層食用型塑料袋密封,然后放置在石灰缸、罐或壇內貯藏。
2、含糖分類藥材的貯藏。黨參、天冬、知母、玉竹、地黃、黃精、枸杞子等含糖類藥材,易吸潮而糖化發粘,以致遭受霉菌侵染而發生霉爛變質。因此,這類藥材應先進行充分干燥,然后裝入雙層食用型塑料袋內,放置在密封的缸、瓶、罐、壇內貯藏,也可將塑料袋密封后放置在冰柜內冷藏。
3、含揮發性物質類藥材的貯藏。細辛、白芷、牛膝、木香、月季花、玫瑰花、佛手花等藥材多含揮發油,不宜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否則受溫度、濕度、氧氣和光線等因素影響,容易引起變色、走氣、走油,而導致質脆易碎。因此,這類藥材宜選用食用型塑料袋包裝,袋中放入少量木炭,置于避光、干燥處貯藏,也可置于容器內密封貯藏,以防潮、防干燥走油,防蟲蛀霉變。
4、果實種子類藥材的貯藏。杏仁、巴豆、芡實、核桃仁、柏子仁、蓮子肉等藥材多含淀粉、脂肪、糖類、蛋白質等成分,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其油分容易滲出,使藥材表面出現油斑污跡,引起變質、腐壞和走油。因此,這類中藥材不宜貯藏在高溫場所,更不宜用火烘烤,應置于陶瓷罐、金屬盒、玻璃瓶內貯藏,有的在貯藏前應加熱清炒或用沸水浸燙等消毒滅菌后,再裝入木箱、鐵盒內加蓋密封貯藏,可防止蟲蛀和霉變。